2020年12月30日星期三

邯鄲學步的台灣知青





前言:

本來這一篇文章是在針對國民黨青年團寫的感想,但是昨天看到了一個有趣的言論,剛好完美貼合我要寫的這一篇文章,因此我特地拿來引用。


長期來,很多人都對李遠哲或綠營推動的教改感到反感,認為是台灣的亂源,但其實,不只是如此,因為真正的問題在台灣的高知識份子面對西方哲學的態度!


台灣現在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高知識份子對西方哲學的盲目崇拜以及濫用,還有對中國傳統道德的鄙視跟誤解。


很多人學了一點西方哲學,就用來裝逼,但他們既不真的明白這些哲學的內涵也不知道些哲學的缺陷。


首先,我想先從三個故事講起。


一、 三個故事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以下幾個故事:


壹、 鄭少秋與周潤發


有次周潤發在一個頒獎典禮中當頒獎人,頒獎給鄭少秋,但是在過程中,他卻忽然向鄭少秋單膝下跪。


事後記者問起原因。原來捧紅周潤發的經典港劇『上海灘』中的許文強,當年是監製招振強為鄭少秋量身打造的角色,但鄭少秋因為拍戲過度疲勞而累倒,無法接演,於是他向招振強推薦了周潤發。


周潤發靠著『上海灘』一戰成名,奠定了一線小生的地位,也因此,他才會在頒獎典禮上,單膝下跪,表達對鄭少秋的感謝。(附註一)


貳、 周潤發與劉德華


就像鄭少秋之於周潤發,周潤發之於劉德華也有一段這樣的提攜之恩。


當年許鞍華導演要找周潤發演出自己拍的電影『投奔怒海』,周潤發考慮到台灣市場,因此推辭了這部戲,但是他向許鞍華推薦了劉德華。


如果說1983版的神鵰俠侶給劉德華的,是在電視劇的圈子裡面奠定了一線男主角的地位,那投奔怒海這個電影,就是打開了劉德華的電影之路。


所以劉德華一直把周潤發當作自己的恩人之一。


參、 劉德華與寧浩


劉德華在2005年啟動了亞洲新星導的計畫,這個計畫是要在全亞洲範圍內,挑選六名年輕導演,資助他們拍攝電影。


而這個計畫資助,最後造就了寧浩。


因此寧浩曾說,如果沒有劉德華,就沒有自己跟黃渤今日的成就。


而之後,寧浩也效法劉德華,創立了壞猴子72變計畫,為有態度、有理想的年輕電影人,提供發展平台,而這個計畫孵育出了大紅影片「我不是藥神」。


中國有句古話,得人點滴,湧泉以報。


其實某個角度上來說,鄭少秋之於周潤發或是周潤發之於劉德華,都只是一種舉手之勞,把自己「不要」的東西給了對方,是對方的實力跟運氣才造就了他們自己的爆紅。


但是,反過來想,正是因為那個角色難得與珍貴,導演才會找當時的當紅炸子雞來演繹。


而這樣的角色與機會,哪個新人得到了,要不一躍登天,也是很難。


但是,世界上願意反過來想,而永遠感激在心裡,甚至將這種感念,化成幫助他人之力者,又有幾個?


二、 道德不是教條而是根源於情感,所以會感激是情感


昨天看到一個網友留言很有意思,他說:


『所謂「xx 國」、「中華民國」都是在人的共識下以契約的概念組成,人們不認同自然可以反對他,推翻他。試問:「忘恩負義」這種用詞是何等封建思想的人才會講得出來?


請記住,國家服務人民不是恩賜,是應當且不可迴避的責任,認為人民要對國家的服務「懂得感恩」才是奇怪的想法。想酸台派可以,不要顯露令人毛骨悚然的守舊思想。』


『你們還是搞不懂!!重點是:人民跟國家不是主從關係,所以根本沒有對國家忘恩負義的問題。』


留言摘錄End~~~~~~


我之所以會特地拿這個留言來討論,不是想要攻擊單人,而是因為我知道這樣的論述很多人都在說,應該說,這其實正是歐美民主國家政治哲學的主流,也深刻地影響了民初以降到現在有讀過相關理論的知識份子。


這些論述被很多台灣知識份子奉為圭臬,不管國民兩黨,不管是政治人物或是學者專家。


而這也正是台灣政治的亂源。


不過,這不全是那些西方思想家的錯誤,主因還是台灣的很多政治人物,包括國民黨在內,太過西化到,把自己當成西方思想的奴隸,甚至許多政治人物會為了個人目的亂引用這些思想。


我在這邊就把這類言論裡面的缺陷稍微講一兩個(其他錯誤的地方與本篇無關就暫時不討論):


壹、 留言裡面的錯誤:


這位網友不知道邏輯不好,或是故意的,居然把主從關係、平等關係這些詞跟忘恩負義連在一塊。


周潤發跟鄭少秋有什麼主從關係嗎?劉德華跟周潤發有什麼主從關係嗎?


從留言的邏輯觀之,真正有封建思想的是這位網友,在他心中,想的是權力階級,才會把人類情感跟主從關係連在一塊。


對國家、對父母、對任何其他人的付出感恩重義是種情感。


你要對護你養你的國家沒感念之情,你要搬出一堆理論與名詞來美化自己對養育自己長大的國家沒感念之情,那是你的事,不過這種不懂飲水思源的人,往往最霸道,做起事來最封建專制。(這我之前有論述過)


他說:「國家服務人民不是恩賜,是應當且不可迴避的責任,認為人民要對國家的服務「懂得感恩」才是奇怪的想法。」


國家服務人民不是上對下的恩賜,但是接受服務的人,會產生感激之情,是人之常情。


這兩者完全沒有矛盾。


就像我去餐廳吃飯,接受服務生服務,即使我知道我是付費的,他選擇這個職業,做好服務,就是他不可迴避的責任,但是我依舊會對服務我的人有感激之情。


就像夫妻基於婚姻契約,維持對彼此婚姻關係的忠誠是種應當且不可迴避的責任,但是很多人,都還是會對另外一半的忠誠生出感念之情。


事實上,現在的法律下,父母棄養子女也是有罪的,生了孩子必須好好養育,在現在社會下也是父母應該且不可迴避的責任,但是好的小孩,自然會對父母產生感激之情,不敢忘記養育之恩。


更有甚者,很多養狗貓的人,還會感恩狗貓的陪伴。雖然人給予寵物照顧,但是也從寵物身上得到心靈慰藉,因此有些感性的人,會對自己的寵物有感激的情感。


所以說「某人、某團體對你有不可迴避的責任」,所以它照顧你,你就「不需要」有感恩之情,這只是一種稻草人謬誤。


因為,你可以「不感恩」,這在法律上,沒錯,可是我可以鄙視你的道德,不恥你的人品,也沒錯。


就好像,小明不小心撞到你,害你手中的水倒翻。他向你道歉,你可以不接受,繼續恨他,但也可以原諒他。


可是「正常人」會覺得你不原諒他是「很小心眼」。


現在這個留言可笑的地方就是跳出來罵你:「你怎麼可以說小明是小心眼,真封建。」


在我們國家,沒有人會因為台派不知道感恩國家而把他抓去毆打,但是,要扭曲道德,限制別人不准認定這種行徑是忘恩負義,那就是箝制思想。(附註二)


所以這個留言跳出來罵人封建,只是展現了自己有多封建專制霸道。


感恩的情感,不是只有存在於主從關係。忘恩負義,也不是只有用在主從關係。


事實上,盧梭跟洛克也沒有說,人民對國家的服務有感恩之情是封建思想,那是這個留言的自我腦補。


這個留言連集合多人之力,才可以成就的各種國家福利制度,包括是年輕人得之者多,付出者少的義務教育制度,都一副我該得到的樣子的人,等於也證明了他不會對服務他的餐廳服務生產生感激,而會認為那是付錢的理所應當。(附註三)


這樣,才是真的封建的人。


感恩自己所得到與擁有,是人性之天然,沒有這種人性之天然,那是你家的事,不需要到處大聲嚷嚷,到處跟人家講自己沒有,那只是丟自己的臉。


貳、社會契約論背後的真義本來就帶有感恩的元素


契約的意義是啥?


契約的意義之一就是規範與失去。在成熟的社會下,沒有一個契約,是不需要失去的,即使是古代奴隸制那種不公平的契約,亦然。


買賣奴隸也是需要以失去金錢作為契約生效的代價,用武力奪取奴隸,也意味著,你先失去金錢籌集武力。


所以社會契約論背後的真義,本身就代表著個人必須為大我自我規範與付出,否則這個契約根本就不成立。


不過,大部分人在談社會契約論的時候,都只撿「半套」,就是對自己有利的那半套,卻故意忽視這個對自己不利的半套。


盧梭的社會契約論裡面,還曾出現過這樣的字句:


he would be bound to bless continually the happy moment。


盧梭那句話不是在說,要感激國家,而是更可怕的。


他說當人從只關心自己變成為了配合整個社會契約,失去本有的便利,但因此能力得到鍛鍊,思想因此開闊,感情因此高尚,從原始動物轉變成一個有智慧的生命之時,這個人心中會感到感恩。


哇,夠高尚了吧!


我們是沒有盧梭這麼高級,但是如果真的有認識西方這些哲學家論述的人,是不會動不動就把人類的道德、情感與封建扣在一起。


盧梭不是在說得到整個社會與國家的照顧要感恩,是在說,自己因為這個社會失去了很多在原始狀態本有的物質享受,但卻得到非物質上的提升,因此感恩。


如果你連在這個國家契約下失去本有都該感恩,得到卻不感恩,還算人嗎?


當然不算,就是盧梭口中的原始動物罷了。


而在人性本來是自私的前提下,你真的可以用自己願意失去的換到自己想得的,這當然是值得感恩的事。


參、這是不分藍綠的道德教育崩壞


當然,最主要的問題是,學校教育都只教半套,搞得不管藍色綠色年輕人,都以為,西方哲學思想就是無止境的求取,然後無上限的自由,想幹嘛就幹嘛。


相對儒學體系,教導人抑制小我,配合大我,「現在台灣流傳的西方哲學」比較著重在取得小我的自由,但這是西方哲學的全貌嗎?


西方思想哲學體系在道德、人性上的建構,沒有中國傳統的經典建構的完整,但是也沒那麼智障,只是有人把這些知識扭曲,把扭曲的道德思想到處傳播。


本來我寫這些,不是在針對那個留言,而是因為前陣子國民黨青年團團長陳柏翰的臉書發文而起。


但也完全不是在針對他,而是想到國民黨青年團這個很「特殊」的團體。


只是這個留言,讓我知道了更多。


藍綠兩黨看待中國與台灣歷史角度不同,或許會讓各自的政治意識有所差異,但是因為台灣或者說,幾乎全部文明世界的道德教育都大量採用了西方民主思想的發端哲學,但是大部分人都著重在那些思想中對「民主」、「自由」的論述,卻沒有同時教育這些論述後面附帶的但書以及這些論述的缺陷。(或許有,只是那些年輕人假裝沒聽到?)


因此,不管藍綠的年輕人,感覺都很像紅衛兵!


甚至連自己錯在哪都不知道,還以為秀一下專有名詞,上年紀的長輩無法針對那些專有名詞作辯論,就是自己講的對了。


有人說,婊子無情,戲子無義,但現在這個世界,看起來卻不是這樣。本該是執道德牛耳的政治人物,有時候看來,道德情感遠遠不及一個只是提供大眾娛樂的演員,而更可悲的是,現在的年輕政治人物,怎麼看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這些青年團的團長,如果他們不是「青年」,哪來的實力可以在國民黨被前輩們重視,還可以當個中常委?如果他們不是「國民黨」的青年團,又哪來的實力,可以讓媒體願意引用他們隨便的一番鬼話?


得之於國民黨者多,卻老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嘴臉,好像自己真的有什麼實力一樣。


其實這樣的態度根源多半也是跟這位留言的網友相同。


所以很多人都會懷疑,這個青年團團長是不是綠營派來臥底的!


我只能說,應該不是,他其實就是是整個台灣教育體系下的年輕人樣貌,他只是之一。


現在台灣的年輕人,尤其是有知識有學歷的,很多可能都會以喜歡看包青天為恥吧,而現在台灣也大概不會再有導演敢開拍像是金超群、何家勁這些人演的包青天這樣,標榜傳統道德的戲劇了。


要拍包青天也可能只敢拍所謂「顛覆傳統」的包青天,什麼包青天也是會貪污好色,這類好像很有「人性」很「不八股」的戲碼。


因為如果照1993年那種版本,可能會被很多知青嗤之以鼻:「呸,真是封建八股。」


這些年輕人太習慣「得到」,習慣到連「感激」自己的得到這種基本人類情感,都幾乎不存在,然後還會到處找理論來美化自己心靈上的醜陋,更別談其他更高等的道德情感了。


本來,我是想改個篇名,但是想到最後,還是覺得這個篇名最適合。


太多人對中國的傳統道德有過度鄙視的誤解,而對西方哲學有過度抬高的誤解,但是偏偏,事實卻剛好相反,甚至很多人只拿西方哲學有利於自己的片段,說三道四,到最後只是邯鄲學步。


如果有查過資料就知道,周潤發跟劉德華都學歷不高,他們肯定不懂盧梭、洛克,伏爾泰,但是他們就是按照他們知道的,那些流傳於幾十年前的中國傳統道德,走到了令人敬佩的現在。


而可以把西方那套民主哲學琅琅上口的林飛帆等,他們又有真的實踐盧梭的意志嗎?


再來,這些知青又有多少人真的研究過盧梭等人理論的缺陷?


這位網友的態度,其實只是現在台灣很多知青的縮影,就像是剛學完少林初級羅漢拳的少林弟子,以為自己是少林正宗,就很厲害了,所以他指著已經學完降龍十八掌的人嘲笑。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大部分小說家都會把少林派寫成形式上的武林正宗,而小說主角通常都不是出自這種迂腐的正宗門派。


既無實務又理論根基淺薄,拿著變造與肢解過的西方哲學片段當咒語念,還以為自己很厲害,這種人,在台灣年輕一代佔比例越來越多,真是令人苦笑。


附註一:因為年代久遠,所以這個訊息,現在幾乎找不到正式的新聞可供參考,但是影片畫面確實有,就是在某個頒獎典禮上,周潤發三次向鄭少秋下跪,所以我感覺這訊息應該是可信的。


附註二:更何況很多台派已經真的將思想付諸行動,而且在那個當下(30年前)這個行動並沒得到這個國家大部分人民的認同。


所有國家包括美國,都會對顛覆國家的「行動」採取制裁,只有台灣,因為被美國壓著,所以無法行使正常的國家主權,因此在這個角度上,台派在美國支持下,不斷顛覆中華民國,到今天終於奪權成功的行為是徹底違背了盧梭社會契約論裡面對國家主權的論述。


附註三:一個年輕人根本沒資格說國家照顧人民是應盡的責任,所以不用感激,尤其在國家是人民契約組成的這個論述下。既是契約,每個人民就都有應盡的契約責任,而國家這個公意契約特別處就是,可以給年輕人先使用其他已成年人為他付出的努力。


你啥都沒貢獻,躺著領受前人付出,然後翹著嘴用一堆先哲沒說過的理論瞎掰自己不需要感激也合理。


要大言不慚的說接受國家照顧不用感激,先成為一個對整個國家有實質貢獻的人吧。


社會契約論這些思想論述不是給你用來遮掩自己的無情冷酷,自私傲慢的工具。


一個會這樣說的年輕人,將來若登上高位,肯定比誰都更加封建專制。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你真的認識社會契約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