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星期二

如果吳怡農不是草包呢?





前幾天看到吳怡農提出一個所謂增加後備軍力的想法,就是成立「國土防衛隊」的構想,不過因為大部分媒體都著重在他講「在家當兵」這個笑點以及國防部長馮世寬對吳怡農的渣男評語,因此我也沒有太在意,只當成一個笑話看待。


不過今天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提到這件事,我才知道原來這個構思不是吳怡農自己提出的,是他跟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一塊聯名投書在蘋果日報上的文章。(延伸閱讀1)(延伸閱讀2)


這個就讓整件事完全不一樣,不是個草包講笑話那麼簡單的事了。


因此我特地去找了10月8號的蘋果日報投書將全文看了一遍,搭配上徐和謙先生的文章,我有種悚然心驚的顫慄感,這邊大略整理如下:


1.這篇文章恐怕不是吳怡農個人的想法,而是民進黨內部關於國家後備軍力部署的構思,只是讓吳怡農發表,來試驗水溫。


之所以會有這個推測,是因為,吳怡農的的職位是等若民進黨智庫的新境界文教金會的副執行長。


再來,他不是自己發表文章,而是聯名前參謀總長,李喜明上將,這有很濃厚的宣示「代表性」意味。


這個發表人的選擇,可以看得出來,民進黨是希望這個「想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還可以看苗頭做修正。(是副執行長,且是年輕新秀,可以有藉口,經驗不夠,且不會有正位的絕對代表性)


2.如果是有濃厚的宣示意味,且希望這這個文章有一定的代表性,那麼,這個宣示對象是誰?


答案當然是美國。


從前一陣子的延長教召,以及這次提出國土防衛隊構思,幾乎證明美國正在強迫我們要大幅加強後備軍力。


3.延長教召和成立國土防衛隊這兩件事,還反映了民進黨不敢動自己的票倉,年輕族群,卻又要逞強抗中的兩難處境。


本來若要進入戰爭準備狀態,充足後備軍人數量跟訓練是必須的事,而最佳增強後備戰力的方法,就是恢復兩年徵兵制,甚至加碼成三年。可是一旦如此做,勢必引起年輕人的不滿,導致流失年輕選票。


因此,民進黨就想出讓老的多當點兵這種笑話。


全世界都知道,年輕人的體力比中年人好的多,但是民進黨就是不敢依正軌而行,所以只好先延長中年人的教召年限,而這樣的決定,明顯是想「晃點」美國,想得過且過混過去美國的施壓。


但這樣的耍花招,哪可能讓美國滿意,你以為美國是吃素的嗎?

所以就又想出了國土防衛隊這樣的蠢招。


而更可悲的是,寧可全民在家當兵,民進黨還是不敢告訴年輕人真話——如果要嗆中,你們就得當兩年以上的兵。


而且到最後,你們不是被中國逼著上戰場,是會被美國逼著上戰場-你連想投降的自由都沒有。


4.其實從民進黨不敢恢復兩年徵兵,還可以知道幾件事:


a.民進黨沒有真的想跟中共開戰的決心(不然不會還在乎選票)。

b.民進黨其實冀望國際與美國保護,而不冀望任何台灣本身的軍事準備有效。

c.民進黨還以為中國大陸像國民黨一樣好踩,可以仗著美國爸爸的虎威,就可以一直嗆聲胡鬧,也沒惡果。




接下來,如果這個構思是可以說服美國爸爸的,那我們可以從中看出美國對兩岸戰爭的真實想法:


5.吳怡農說,國土防衛隊的構思是在「濱海若沒有決勝、灘岸又無法殲敵」的狀況下,還可以執行「持續性的全民抵抗」。


這句話白話翻譯就是,現在美國售台的所有軍購根本沒可能抵抗中國大陸的進攻,所以我們一定會進入城鎮游擊戰。


因為只有海空防線被破,解放軍都已經好好的搶灘登陸,甚至是進到城鎮,進行接收,或是接收完畢以後,這種城鎮游擊隊才有需要。


6.如果美國認為這樣無限提高台灣的全民後備軍力是合理的,那代表美國根本沒打算來軍事協防台灣。


也因為沒打算來做有意義的軍事協防,也才會是現有軍購都不夠打,最後讓解放軍搶灘成功,進入城鎮。


對美軍購就算再翻倍,只要美國不來做有意義的軍事協防,台灣就算撐得了初一,也撐不過十五,海空防線肯定會被攻破。


7.綜上,美國對兩岸戰爭的策略顯然是:


a.投入最少的美軍人數。


b.但可以支援盡可能多的武器。(給民兵使用)


c.冀望台灣人民的犧牲可以拿來當籌碼,讓美國在國際上可以召喚盟友配合自己對中國大陸進行嚴苛的政治、經濟上的制裁,然後讓大陸從台灣撤退。


簡單說就是,美國不太可能軍事協防台灣,但是會政治協防台灣。而台灣這邊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人民的鮮血。


d.就算失去台灣的完整控制權(現在美國幾乎有台灣的完整控制權),也要盡可能讓大陸沒有辦法拿到台灣的完整控制權。


很冗長,但白話翻譯就是,讓台灣一直是戰場。


只要能讓台灣像是阿富汗、那樣,持續有大量抗中民兵,讓中國大陸無法好好的建設台灣,穩住陣腳。


始終戰火延燒,那中國大陸就有可能從台灣撤兵,不然也讓大陸無法藉著台灣往太平洋拓展勢力。



建立民兵,使得台灣可能成為第二個中東,陷入長期戰火不休的困境,這都顯示出民進黨聰明用盡,兩頭欺騙,最後卻可能一切落空的可笑。


明明應該做的是為自己的無禮與配合美國侮辱中國大陸道歉,或者是延長兵役跟精實訓練。


但現在卻派個吳怡農來說:「在現行制度下的後備軍人毫無戰力……。訓練內容乏善可陳、教育召集流於形式,因此要成立國土防衛隊。」


這是什麼跳針神邏輯?


就算是訓練國土防衛隊的民兵,不也是由原來軍方單位來訓練?


你不改造軍隊素質,國土防衛隊的素質又怎麼可能會好?


真的有心加強國軍戰力,就直接從志願役、義務役的軍隊精實訓練開始改革,否則都只是紙上談兵的作秀文章。


最後,我很擔憂,現在民進黨這種原本只是為了應付美國壓力而來的變招,最後演變成不可收拾的後果。(可以參照徐和謙先生文章提到的,人民與士兵在戰爭狀態下,國際上享有的待遇是不同的)


民進黨這種小聰明花招,以為既可以混得過美國壓力,又不會失去選票,還有機會藉著提供犯台成本來嚇阻中共的武力犯台。


但是最後卻可能演變成,逼迫中國大陸加速武力犯台。


因為,一旦真的讓台灣完整的建構起民兵組織,那對大陸武力接收台灣而言,會難上加難,因此本來五年後才動手,可能被迫三年兩年內就動手。


而到最後戰爭氛圍迫近時,美台可能會不得不主動挑起戰爭。


因為,對中國大陸而言,要在有民兵組織的狀況下,把傷亡減到最低,勢必要做最有效的斬首行動,直接把民進黨領導中樞癱瘓,讓島內有意願讓兩岸和平相處的政治勢力去解除隱伏的軍事威脅。(當然,還可以直接屠殺,不過我想這是下策)


在這狀況下,要反制斬首最好的方法,不是天天模擬反斬首,而是要能掌握住中國大陸的攻擊起始點,但是這件事是幾乎不可能被動辦到的,因此就可能演變成台美必須主動製造衝突,引發戰爭的荒謬結果。


唯有操之在我的主動攻擊,才能肯定的知道戰爭的起始點,然後在中共執行斬首前,先把台灣領導中樞接走。讓這些人在美國的庇護下,成立流亡政府,然後搭配台灣島內的民兵組織,持續對進駐台灣的解放軍進行城鎮游擊戰。


接著,台灣就只好陷入無止境的戰火中,直到中國大陸願意放棄台灣。


最後,我覺得徐和謙先生好像有點不了解民進黨,還希望他點出問題,民進黨會停下腳步。照他說法,如果組建國土防衛隊會有如此隱憂,那民進黨恐怕會更加想方設法去操作「民與兵」之間的法律差異以及實體難以辨別這個特點。


這是民進黨的慣性。


被打個幾下後,加上嘴砲硬拗、栽贓、內外宣,把對手打成惡棍,然後跟國際討同情,這種打敗國民黨的勝利模式,寵壞了民進黨,因此恐怕會有很大機率如法炮製。


畢竟,將來就算叫嚷要成立民兵的吳怡農,在真的打仗時,也應該是走黃之鋒路線,撤退到美軍可以保護好的地方,負責當精神領袖,讓被洗腦成台獨教,對中共恨之入骨的民兵們去送死。


延伸閱讀:

1.吳怡農跟李喜明蘋果投書:https://reurl.cc/e8ke9R

2.徐和謙先生臉書文:https://reurl.cc/ldY14d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你真的認識社會契約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