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6日星期三

高手侯漢廷分析109年新課綱



最近民進黨推出的新課綱鬧得沸沸揚揚,目前我看到對於新課綱分析最好的人,是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我將他的分析影片擷取下來,順便也在這裡大概整理一下,新課綱修改的重點(有時間的人還是看影片吧,分析超精彩)

一、白話文部分

新課綱規定一定要有台灣作家,而且得佔一定比例,乍看之下似乎很合理,但實際上卻不合理,一篇課文能否入選,應該是看他立意良不良善、詞句優不優美、作者本人寫作時的心境,怎麼會是以作家的血統、作品的出生地來作為入選課本的標準?

我們學詩詞,一定是從蘇東坡、李商隱、辛棄疾等千古流傳的高手開始學,台灣作家的詩詞功力,能比得上這些跨越千年的作品嗎?

魯迅跟徐志摩的優秀作品不能入選,因為他們不是台灣人。

所以只要是台灣人寫的詩就一定是能流傳千古的好詩嗎?

二、歷史年代的比例

很多人在講三國沒出現在課本,那不是重點,不要被這個假議題給模糊,重點是中國從三皇五帝起算至中華民國,將近5000年歷史只用「六節課」就修完,日本殖民台灣50年,一樣也是「六節課」修完。

所以為什麼很多歷史沒收錄,因為只有六節課啊!

5000年中國歷史、50年日本殖民歷史一樣都是用「六節課」修完,的確沒有去中國化,而是課綱設計者在比例設計時,就已經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學生了。

三、關鍵字詞的改變

明朝鄭成功在台灣的歷史,馬英九時期還在討論要「明鄭治台」還是「鄭氏治台」,新課綱不用討論,因為整段歷史直接消失了,為什麼,因為民進黨要切割漢人來台灣的歷史跟事實啊。

中華民國來台灣,馬英九時期還在討論到底要用「光復」還是「接收」,新課綱不用討論,直接用「中華民國移入」,切割中華民國繼承大清王朝,所擁有的台灣主權。(一定有人會跟我講什麼台灣主權未定論,沒關係,之前我就寫過探討文了 https://ppt.cc/fsJ2zx

四、隱藏日本殖民史的黑暗面

教育部課綱直接要求課本這樣編「日本帝國以現代化的技術統治台灣」,這麼赤裸裸的美化喔,但卻不教日本殖民時如何屠殺台灣老百姓、台灣人的抗日運動、強徵慰安婦、拉台灣人去南洋打仗送死。

這些黑暗面不教,只教現代化教育、都會文化、基礎建設,壞的全不提,好的全放大。

喔對了順道一提,以上這些隱惡揚善、有意識形態在內的50年日本殖民台灣史,整整要上「六節課」喔。

五、選擇性的刪除民進黨不喜歡的中國歷史

秦朝統一戰國沒有了,晉朝統一三國沒有了,宋朝統一五代十國也沒有。

因為「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麼沒有台灣價值的話,怎麼能有一絲一毫可能性讓學生們讀到?

漢唐的盛世也沒有了。

因為漢唐盛世是中國文明當中最璀璨、光輝的一頁,那時代是中國文化輸出至西方,洋人要來朝聖中國,這麼令人感到榮耀、與有榮焉的中國朝代怎麼能讓學生讀到?

六、東亞地區概念置換中國概念

宋、元時期要講「東亞地區」,宋、元並列期間要講「國際對抗」,這種史觀就是把「中國史觀」,變為「東亞人的脈絡」,沒有中國人,只有東亞人。

元朝直接被割裂在中國之外。

七、刪除晚清時期被西方列強霸凌

中華民族的復興及意識興起,主要是因為晚清時期不斷被西方列強霸凌、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因為中國人被欺負了,所以我們站起來想挺身對抗這種不公義。

火燒圓明園、八國聯軍、鴉片戰爭、火燒頤和園幾乎消失在課本內,這種因為悲憤而振作的歷史,民進黨也沒打算讓我們讀了。

課綱甚至建議,只需要「擇要討論鴉片戰爭」、把甲午戰爭跟明治維新並列討論,把日本與中國並列討論,所以我們的孩子再也不會感受到,我們當年讀書時因為列強欺凌我們,而感到的那份悲痛跟感慨了。

八、高中強調的是「人群移動」而不是「國家建立」

高中的歷史課綱沒有中國、中原、漢化、王朝興衰、族群融合、文化擴散、文化傳承。

新版教科書選擇性地教你,那只是「一大群人的移動」,粉碎了中國的概念。

沒有傷痛的中國近代史,將日本侵略中國、殖民台灣,美化為「計劃移民」。

沒錯,甲午戰爭後日本人侵略中國領土,直接被課綱解釋為「計畫性移民」。

新課綱沒有中國被瓜分之悲,倒是將同一時期的日本、越南並列討論,淡化民族歷史情感。

最後做個總結,我今年29歲,應該很多人都能認同我們是台灣人、國家是中華民國這個事實吧?

我們不想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我們文化上的確是中國人,對吧?

民進黨課綱什麼不好改,改成日本課綱,這種課綱背後內涵都是「元清非中國論」的體系而來,這理論是當年日本為侵略中國所創造。

台灣想當奴隸,好歹選美國這種,起碼表面上看起來沒侵略過我們的國家當奴隸,結果民進黨卻選全世界都知道有侵略過我們的日本跪。

新課綱民進黨這樣搞,大家能認同嗎?

我不行,你呢?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你真的認識社會契約論嗎?